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第2页共12页
f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要说这真小人伪君子该算是易大师的手笔,在品三国中,易老师毫不讳言曹操是个地道的小人,但他又一再重申曹操是个真小人,进而得出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结论。
做“真小人”还是“伪君子”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好久了。这里似乎没有再次争论的必要。单纯从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做“真小人”还是“伪君子”都是不容易的。先说“伪君子”吧,首先要具有精湛的演技,善于伪装,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其次,多少要有一些君子的气质,和风范。这二者缺一不可。有些人无论怎么伪装怎么掩饰,也始终成不了“君子”或者“伪君子”,因为在这种人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君子气质,就好比一只猴子,穿上人的衣服,无论衣服多么华贵光彩,他也始终是一只猴子,永远也不会变成人。“沐猴而冠”说的就是这种人。
不过,做“真小人”却比做“伪君子”要容易一些。“真小人”一般都应当具有直来直去的性格,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们不善于伪装,也不屑于伪装。嘴上说的,手里做的就是心里想的。其次,是脸皮要厚,不管对错,任人们是非评说。这一点和“君子”和“伪君
第3页共12页
f子”们也大不一样,君子们或伪君子们大多脸皮较薄,不会当面指出人的是非过错,表面上永远是一团和气。但是,背后做什么就不知道了。
《醒世人语》第十讲“伪君子小人多生恨,行事已知其邪,故正人得而防患;然而伪君子者,其口蜜腹剑、满腹经文与道理,事事讲得条条有理,但做来却违背良心,还自以为他是光明坦荡,却在不知不觉中,坠其陷阱,受到极为侮辱的欺骗。”一段意甚明了,即伪君子之害远甚于真小人。
为什么说伪君子之害远甚于真小人?因为伪君子所为更具有蒙蔽性和欺骗性。就说当今社会,真小人往往是孤家寡人难成气候,但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