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缺失分析及培养策略
宣威市宝山镇第二中学校余俊表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建模与解应用题有着内在联系,基于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找出初中生数学建模困难、缺失的原因,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理解数学。提高初中学生解应用题建模能力的几种策略:降低起步难度,树立建模信心;丰富生活背景,增强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多向思维,开阔建模思路;注重模型归类,提高建模能力;一题多模,多题一模,训练学生归纳能力;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让学生直接接触数学建模,培养学生抽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能力。
〔关键词〕建模能力兴趣培养生活背景思维模式数学模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数学建模是初中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强有力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的发展,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难怪有人认为“海湾战争”实际是一场“数学的战争”,能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认识世界,并综合应
1
f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强调从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但从教学的反馈信息看,初中学生对应用题普遍感到害怕,特别是文字较多、背景复杂、数字较多的应用题更是束手无策,遇到这样的题目就认为是难题,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初中学生不能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境和非数学教学学科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23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研讨的基础上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浅略总结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缺乏的一些主要原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初中生建模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1、缺乏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有畏难心理在小学低段里,数学主要是加减乘除的运算,学生只要细心点,一般能考高分。到高段出现应用题后,由于一些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弱,数学成绩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惧怕心理。有的学生看到应用题就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