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等内容。
(1)光照管理。绿豆芽生产过程要求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进行。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芽的幼茎表面具有刺毛、纤维多、色绿,口感较差。为达到黑暗或弱光条件,栽培容器上面必须加盖或播种后在种子上面加盖毛巾。
(2)温度管理。一般来说在2025℃时为最适温度。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易烂种、烂根,不利于产品的形成。高于25℃时生长迅速,纤维化程度高,易倒伏、烂脖、根系生长明显,产品质量差。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水温调节来进行。如气温高时可多浇井水或自来水,气温低时可用温水进行浇灌。亦可通过透气或强制通风等进行温度调节。
(3)水分管理。由于绿豆芽栽培所采用的基质是纸张或白棉布,其保水能力不同于一般无土栽培的其它基质(如砂),加之绿豆芽本身鲜嫩多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水形成烂脖,或产生酒精味。因此必须进行频繁的补水工作。一般每天应进行45次喷淋,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以上资料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指导要求。
第二阶段: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选种。11月14日,我们活动小组成员到陈阿姨家了解豆芽的栽培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1、精选豆种;2、投洗干净后泡种子;3装入容器中进行
f培育;4催芽、淋水;5采收。11月15日早上,我们在学校食堂观察已经成熟的豆芽。
f11月16日下午,李娟、钟叶月前往种子店购买绿豆种子。在浸种前我们进行选种,把破瓣的、干瘪的、虫蛀的绿豆都去掉。
第三阶段:泡种培育。(11月17日上午开始浸种并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我们把200克的优秀种子和200克的25℃温水放入容器中。浸泡6小时后,发现种子已充分饱胀,大部分绿豆呈“露白”状态。我们把泡胀后的豆子装入容器中进行培育,并将育芽的容器放在空气稳定的弱光环境处,在容器上面盖上毛巾。(见下图)
校零
f正在称豆称好200克绿豆种子
f净水200克把称好的种子平均放入两个量杯中
f将水倒入杯中将容器置于弱光处
f浸泡六小时后的种子
f观察饱满种子
第四阶段:催芽,淋水豆芽生长必须有充足的水分,可以通过定时的淋水来供应水分,我们了解到的淋水方法有二种,一种是每次淋水时水量要多,应将整个容器内豆芽普遍淋到,使淋下去的水与出来的水温度一样。另一种方法可以将水灌满整个容器,然后放走水,这样重复二、三次即可。我们采取了第二种淋水方法。淋水前将培育容器上方的毛巾掀开,将温水均匀地洒在容器中的绿豆芽上,淋完后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