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形式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
1
f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1)强调意义,重视学习的自主性。(2)促进学习者高水平的理解与良好的技能发展。(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态度;同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人际技能与团队协作精神。(4)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5)从学习的效果和学生意义建构的深度上来讲,PBL是一种高水平的、高效的学习。
3、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PBL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有两个层次:一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另外一个是网络课程的视觉设计。本文着重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讨论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逐一分析其中的一些要素:需求、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其评价等,同时重视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以期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1需求分析
目前,许多人认为网络课程就是在Web上表现的电子化了的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知识内容。持该网络课程观的人,其潜在的课程观是:课程是学科内容。在网络教育的实践中,以这种网络课程观为指导,设计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有以下几个表现形式:(1)网络课程就是把原来的学科教材转化为文本形态以及图片形态的静态网页;(2)网络课程就是把教师的讲稿做成PowerPoi
t文件放在网上或者直接把PowerPoi
t形态的讲稿转化网页;(3)网络课程就是把教师的讲课录像用流媒体的方式在网上播放。有的把网页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播放教师的讲课录像,另一部分同步呈现教师的PowerPoi
t讲稿。
上述这种网络课程虽然在学科知识方面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强的特点,但却缺少令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的机会,忽视了学习者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技能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这些不足恰恰是PBL网络课程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32学习目标设计
321PBL网络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
根据PBL理论的特点,我们对该网络课程的目标设计如下:(1)获取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的概念、原理等);(2)培养学习者获取、分析与评价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5)发展学习者相互协作的技能;(6)促进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322章节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具体章节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我们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因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虽然避免了用传统方法表述目标的含糊性,但却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