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上好习题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数学教材中每章内容基本都安排有习题课。如何发挥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习题课教学中的几点看法:一、从数学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数学的公式和定理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数学公式或定理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学公式或定理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在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1注意针对学生易错概念或题型的选择例如,学生初学分式时,对分式的概念容易辨析不清楚,可设计如下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下列各式中,整式有2注意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
1m3x12x24;ab3x22y3x2
,分式有
以上习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有效地提高练习效率,突破了教学难点。
1
f维能力,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CM为CD中点。求证:AM⊥BM分析:解法一:由于点M是腰CD的中点,所以可以考虑用梯形的中位线来解决。由于ABADBC,所以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梯形ABCD中,AD∥BCABDC,∠D120°,对角线AC平分∠BCD,且梯形的周长为20cm,求AC的长①一变: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DC,AC⊥BA且AC平分∠BCD若梯形的周长为20cm,求梯形的中位线长②二变:已知梯形ABCD中,AD∥B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