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社区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经常性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过程。很重要的区别就是:西方社区工作若实施取得效果,有一个撤出过程。而中国则是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和单项工作任务的交替过程。可以说,中国社区工作的阶段性并不明显。
共同点:中外社区工作具体到每件事都有一个过程。社区工作是一个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工作方法、步骤及应用技巧。下面我们对几个重要步骤逐一介绍:一、了解社区状况、进行社区分析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课题便是“如何认识和分析社区?”只有更多地了解社区,才有可能做好社区工作。这里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分析工作。(一)社区基本情况分析1、社区地理环境(区位面积、区位与边界)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经济状况等。可从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获得范围:行政区划上的;居民认识意义上的(生活范围、历史记忆的影响)2、社区人口状况(人口总数、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流动人口、家庭规模、民族等)可从居委会或派出所获得3、社区住房状况(住房的结构、类型、配套设施、人均面积、空间等)4、社区内资源(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也包括电力、供水、排水、卫生、照明、邮电、通讯等)任务:位置和运作(对居民的影响);资源被利用情况;居民参与状况5、社区内权力结构(通过街道办、居委会了解各类组织情况,包括辖区单位、业委会、物管公司、社团等,分析社区内权力结构)途径:访问居民、拜访居委会主任、参与社区重要会议或活动发现:谁在决定要不要举办某一活动?
谁有能力找到需要的资源?谁说话更有说服力?谁是最棒的宣传者?缺了谁的参与,活动就会没有朝气或大受影响?6、社区的文化特色途径:社区史料和出版物追溯社区历史;访问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访问法;社区普查法等。
34
f(二)社区需求与问题分析1、需求分析对社区需求的了解是开展社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虽然社区居民的需求会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并不会超出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和心理需求(归属感、安全感、自我实现等),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完全可以概括。此外,英国学者伯列绍还总结了四类需求P175:1、规范性需求(标准上的需要):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标准。如民政部颁布的《全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