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
含义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策划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网络,成立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通过
相关培训并取证)。分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几个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责任制,获取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制定规章制度。
1、目标的制定
(1)长远目标、年度目标。
结果类目标(如死亡事故起数)、过程类目标(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
内容,应考虑:
法规和其他要求
安全风险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员工的意见
(2)目标分解
如果公司年度轻伤事故率目标为小于2‰,则各部门应如何分解这项目标?
(3)目标考核
明确目标的完成情况,寻找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内容。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本单位
各级、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从业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
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管理网络应体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分级管理、分线负责。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人员组成?
3制定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应包括的范围:应依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f(AQT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规章制度的数量每一个规章制度中应包含的内容
包括:目的、范围、定义、职责、工作程序、相关记录、附录等规章制度的管理
文件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下达编制计划、编制、会签、审核、批准、评审、修改、换版、作废、存档等的管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