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语文如何复习
一、考前一个月复习侧重点(1)语基知识:弥补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尤其是薄弱环节,一定要强化训练,形成质变。可以回归课本,认真扎实地复习课本,这是落实《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注意熟练掌握容易出错的字词俗语及病句知识。特别注意:①重点辨别常见词语成语中易混的字;词义辨析注意把握语素,同中求异。语音认读、汉字识记两题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只要量的积累到位,并不时回望,解决此问题不难。②俗语一般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一些褒贬两用的成语要注意。③病句。要熟记6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2)诗歌鉴赏: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做题速度。学会紧抓答题规律,规范答题。鉴赏古诗,可以从标题入手,了解写作特点、描写对象等;感受作品的形象也叫意象,以理解作品的内容;寻求作者感情的聚焦点以及点示文旨的关键句,以评悟作品的意境;揣摩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答案的表述,应就着相关的诗句做简要的分析,而不能抛开诗句作空洞的评论,或乱用一气诸如“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来搪塞。分题材、主题、意境、风格、感情、表达技巧等方面,分别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文学术语,以备临场之需。古诗鉴赏常见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注意联系诗句。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3)文言文阅读:适量做题、培养语感。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课本实词、古今异义、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一些归纳梳理。要以近三年的高考题为本,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注意文体多样化,除人物传记以外,还有历史散文、小说、序言、议论文等都要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备无患,考试时才会惊慌失措。一定要对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逐个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