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①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②丰富度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B图:水平结构。2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fA图:①植物分层:光照;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2一个生物群落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具有两种种间关系√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如图表示几种种间关系曲线,请说出每个曲线所表示的种间关系类型。
提示①是寄生关系,②是竞争关系竞争力悬殊较大,③是捕食关系,④是互利共生,⑤是竞争关系竞争力相当。3下图所示的现象是不是一个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什么?
提示不是。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题组一种间关系的判断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f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B解析由曲线中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判断:甲为互利共生关系,可用来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数量变化;乙为捕食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所以两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丙为竞争关系,X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将另一种群淘汰,这与种内互助有关,实验后期X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