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桥梁桩基施工遇到溶洞的处理方案
作者:刘昌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要:本文结合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改扩建工程,一个通道桥在地质勘查资料未发现有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遇到漏浆,地面沉陷等情况,再进行地质补勘后确认有溶洞后,进行变更方案并处理,概括介绍了处理方法。关键词:溶洞;桥梁桩基;施工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其中地下喀斯特形态,又称溶洞或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此类地貌在桥梁桩基施工中,易造成漏浆、塌孔等影响施工质量,还可能会造成地面沉陷,机械损坏以及人员伤害。因此在桩基施工中须高度重视,采用必要的措施,确保质量和人身安全。一、工程概况K31427574通道桥,本桥上部结构为1×10m预应力空心板梁,桥台连续。空心板预制梁高60cm,整体化层厚10cm,中板标准宽度为124m,桥面设11cm沥青砼铺装。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式桥台,台身厚6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0cm,双幅桥共8条桩。设计要求以微风化白云质灰岩作桩端持力层。二、工程地质情况因原地质勘查报告中未提及溶洞,所以初期桩基施工存在漏浆,都还未能确定,直至出现塌孔、地面沉陷,才能估计有此情况。经过对所有桩基,逐桩进行地质补勘后,发现所有桩基在施工时都会碰到溶洞,有的是单个深度小于1m的溶洞,还有的是多层类似葫芦串的溶洞。根据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素填土层:(Qml,层序号①)层厚170~850m。2、第四系冲洪积土层(Qalpl,层序号②):②1粉质粘土揭露厚度110~1170m、②2细砂揭露厚度070~200m。3、第四系残积土层(Qel,层序号③):揭露厚度080~1230m。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4、石炭系基岩(C,层序号④):场地部分钻孔有溶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局部极其发育,成串珠状现象,洞内有少量可塑的含砾粉质粘土充填。三、施工方案选择对于揭露有溶洞、等不良情况的桩基,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施工裂隙发育较差、溶洞较小的、溶洞层次较少的;最后施工溶洞较大的,溶洞层次较多的情况较复杂的桩基。处理方案一:钢护筒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