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定型,成就极高,成为后世之典范。再经过宋诗之补充,元明作者步趋其后,缺少开拓、创新。在明清鼎革的社会动乱之际,诗歌创作转向伤时忧世,遗民诗人之呼号、悲愤、砺志,其他诗人之徘徊观望,黍离之悲、沧桑之感,成为清代前期诗的主旋律。清初诗从总体上说是继承和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特征。词作为一种抒情诗体,也在明清鼎革之际发生了转机,走出俚俗,归于雅道,成为彷徨苦闷中的文人委婉曲折地抒写心曲的方式。清人词无论从规模或成就上讲,都足称大观,再次显示并发展了词特异的抒情功能。骈文以对仗排偶、隶事征典、词藻华丽为特征,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美文。清初文人以骈文为寄托才情的文事,从而揭开了骈文复兴的序幕。到乾嘉时期骈文大盛,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抗的局面,这既与清代社会环境的压抑、文化学术思潮的复古倾向有关,也和其后汉学兴盛的学风有关。但从当时发生的骈文与古文之争论看,却反映出骈文复兴之文学底蕴,即要求恢复文章艺术之美。清初的小说也是顺从明末小说的趋势,旧作的新编虽未绝,但作家独创的作品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在众多作者或适俗或别出心裁的创作中,终于有人领悟到了小说的文学特征,面对现实人生,将平凡的生活变成真实而有审美内蕴的小说世界,于是吴敬梓创作了《儒林外史》,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清代文学在前期和中叶是有变化的。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在清中叶,传统文体虽然也很活跃,流派纷呈,诗说文论竞相争鸣,但成就和影响却远抵不上小说。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改动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文学有着独特的历史特征,即曾经兴盛过的文体再度兴盛,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昂扬。B.清代文学比以往各代都繁富,不但新兴的文学样式继续蓬勃发展,一些已经呈现弱势的文学样式在清代又重新振兴起来。C.清代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各类文体作者众多,作品数量巨大;原有的文学创作类型、风格,也大都被清代作者承袭下来。
珍贵文档
f专业文档
D.清代文学前期关注国运民生,体现了文人的责任感和历史意识;后因为小说的异军突起,传统文体成就和影响逐渐降低。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体指出清代文学独具历史特征,然后从多个方面来分别阐释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