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
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摩擦力探究支架、用背面有3M胶的魔术帖做成的棉面、毛面、勾面3种不同粗糙
程度的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圆筒形测力计。三、实验创新、改进要点(一)教材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设计(如图1)
图1(二)教材上的实验操作要求
1做(图1)甲、乙、丙三个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拉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图1)乙,要在木块上放.上.重.物.。3铺在木板上的毛巾必须要始终平整,没.有.皱.褶.(图1)丙。(三)教材实验方法的不足:1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时,要在木块上放上重物,学生容易误认为重力就是压力,混淆了重力与压力的概念;3毛巾只是铺在木板上,在木块运动过程中毛巾会起皱褶,这更进一步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的不稳定,难以读数甚至无法读数。(四)实验的三点改进
f1.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钩住木块。拉动长木板,小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状态,小木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2)。
图2(优点:改进了原来弹簧测力计必须拉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不足)
图3
图4
图5
2.将圆筒形测力计的上端挂在木块下方,下端依次挂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圆环上。(如图3)此实验的装置通过挂高度不同的圆环来改变拉力进而改变压力。
(优点:用测力计还有示数,既形象又直观)原理:∵木块保持静止状态
∴F压力F支持力F支持力F向下G木块(G木块保持不变)∴F压力与F向下成线性函数∴△F向下△F压力可以直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优点:避免了学生容易误认为重力就是压力,混淆了重力与压力的概念,通过实验表格的数据处理,还有助于学生理清重力、拉力和压力三者的关系。)3魔术贴背面有3M胶,可以紧贴于长木板,能做到小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平整不起皱褶。用魔术贴做成的棉面(较光滑)、毛面(较粗糙)、勾面(最粗糙)3块长约1m长木板,可以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粗糙程度的关系。(如图4、图5)。(优点:新材料克服了表面起皱褶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不足
f(五)实验拓展1如果将分度值差的弹簧测力计换成微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