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然后读刻度,记录到O1cm。3岁以上小儿立位身高测量时,应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同时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符合要求,再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记录至01cm。(3)头围:被测量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至0.1cm。长发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以免影响准确性。3、体格发育评价方法(1)离差法(标准差法)评价:用偏离标准差程度反映生长情况,可在不同人群间进行生长状况的比较。采用中国九市儿童2005年体格发育参考值为标准,按年龄别体重、按年龄别身高身长、按身高身长别体重和年龄别头围等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判断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年龄别体重W/A:体重变化反映短期的营养状况,体重低下:其体重<同
5
f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2个标准差,但≥-3个标准差为中度;<均数-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项指标主要反映患儿有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年龄别身高H/A:身高变化反映长期营养状况,生长迟缓:其身长高<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2个标准差,但≥-3个标准差为中度;<均数-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项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身高别体重W/H:即每cm身高的标准体重。是判断近期营养状况的常用参数,避免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中矮胖、瘦高体型的误导因素。消瘦:其体重<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数-2个标准差,但≥-3个标准差为中度;<均数-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项指标主要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2)生长监测图(曲线法)评价①儿童生长监测图绘制方法:在小儿生长发育图中画小儿的体重曲线。每次测量小儿体重后,先在横座标上找出当时该小儿的月龄,再从纵坐标上找出该次的体重测量值,在月龄的上方与本次体重测量数字相交的空格里画出较大的园点,再画一条线将本次画的园点和前次画的园点连接起来,这样在小儿生长发育图中就出现了一条该小儿的体重曲线。每次测量体重后,要在图中的测量日期和测量数值的空格里如实填写。在儿童生长过程中,依照一定的频率将每一年龄段的体重值标注于监测图上并连成线,可动态观察儿童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②评价:随年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