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盈余管理手段的文献综述
作者:叶颖来源:《商情》2017年第34期
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深为关切的话题,同时也是各级财政、监管部门实施会计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盈余管理的手段对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评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为系统研究我国盈余管理手段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研究现状;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一、国外研究现状
Katheri
eSchipper(1989)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研究的对象、盈余管理的特征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揭开了盈余管理研究的序幕。到了2003年Schipper在盈余管理手段中加入了非会计手段,并指出会计上的盈余管理终究会被实际活动的盈余管理而取代。但是Schipper并未提出会计盈余管理与实际盈余管理的具体替代效果。McNichols(1988)提出应计项目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奖金计划。同时他通过对坏账准备精确估计,提出坏账准备是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Erickso
M和SWa
g(2000)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他们认为关联交易是许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Kohlbeck和BMayhew(2003)也对关联交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与投资相关的关联交易和复杂的关联交易与未来股东的回报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是与董事、股东、员工等个人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则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以上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关联方交易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Bergstresser和Philippcm(2006)发现可以通过降低退休金成本来调整员工薪酬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而到了2004年Gordo
做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发现会计准则的严格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但是准则的完善并不会完全消除盈余管理行为。而AlfredWage
ho和EeralEwers则用平衡模型证明了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盈余管理质量也会随之提高,但是盈余管理并不会消除。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手段、质量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2010年Gu
y的确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在美国萨班斯法案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发生了重要变化。
Ki
Lo、FelipeRamos和RafaelRogo(2017)提出了更加“新颖”的观点,他们研究发现,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的MDA和相关披露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可见,盈余管理手段已不仅局限于表内项目。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国外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