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一)年度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是根据学校学年教学周期安排的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的内容通常包括1.上一年度训练情况和本年度的训练目标;2.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及运动成绩所要达到的指标和心理训练的要求;3.全年训练阶段的划分,各个时期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的比重与内容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4.参加比赛的时间安排;5.检查评定训练效果的时间与方法等。由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属于基础训练,比赛任务较少,一般按学期和季节将年度训练计划划分为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四个训练阶段,其主要任务体现为:秋季阶段: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进行技术教学与训练,改进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测验身体素质、技术、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各项指标。冬季阶段:适当减少技术训练的比重,增加身体训练的比例。进一步发展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并巩固专项技术,测验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的各项指标。春季阶段:系统地提高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适当增加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继续发展身体素质,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夏季阶段:继续加强身体训练,不断提高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加强技术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以及各项心理与生理指标。此外,可根据年度比赛任务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按竞技状态发展规律确定训练阶段。(二)阶段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阶段的任务、内容、要求和训练次数等而制定的。阶段训练计划的内容比年度训练计划更为具体,它能使训练内容的安排、主要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负荷量的确定更加切合训练过程的实际。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阶段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阶段。阶段训练计划根据训练任务或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阶段计划、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不同类型。制定阶段训练计划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要明确阶段训练的时间,身心负荷安排的节奏,以及阶段训练的重点内容、解决的难点问题等。(三)周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并结合课余体育训练实际,制定的一个星期的训练安排。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每周一般可安排3~4次,每次训练时间约l5~2小时。周训练计划应将不同的训练内容,如技术、战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交替进行。(四)课时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是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目标与要求;课的进行顺序;课的内容与主要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