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重点整理
f市政公用工程技术部分城市道路工程一、城市道路工程的级别、类别、构成选择题1、路基的结构组成:断面型式3类路基的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
f半挖三种。2、路面的结构组成:面层、基层、垫层。区别1)面层: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2)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强度和刚度。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水稳定性。3)垫层。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荷载应力。要求: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垫层。(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3)垫层厚度一般≥150mm3、用于基层材料:三类区别用作基层的主要材料有:(1)整体型材料。又称无机结合料基层。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包括级配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和水结碎石三种4、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f一路基的性能要求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二)路面的使用指标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5、城市道路分类:依据?分为?区别?依据:在其城市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频率。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类。区别:(一)快速路。车行道设中间分隔带,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二)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三)次干路。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的功能。(四)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部分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6、城市道路分级:依据?分为?按照路面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为4个等级。7、路面等级:表按力学特性分类
f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2、刚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代表是水泥砼路面。二、路基工程施工选择题1、内容?方法?作业方式?程序?施工测量内容?内容: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方法: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作业方式: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f程序:1准备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