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一,英语里“中国”与“瓷器”共用一个单词“CHINA”,就是西方人民对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瓷器的永恒纪念。此外,我国古代的酿造技术、冶金技术等,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2、我国的地域资源:
f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稀土、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学习,为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3、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国以来,我国的化学技术、化学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59年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1963年我国的石油达到自给,中国结束了使用“洋油”的时代;自1964年以来,我国成功地自行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洲际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神州飞船等,卫星发射水平位于世界先进行列;1986年我国的水泥产量居世界首位,水泥已大量出口;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2003年我国的钢铁生产量也位于世界首位。但在同时也必须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指出,对于现代化的建设,我国由于起步晚,许多科学技术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尽快缩短差距,以此来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拼搏,准备为祖国的科技早日腾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二、情境熏陶、思想感染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儿女。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兴盛和繁荣,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创业艰辛,记载着从古自今华夏儿女的奋斗峥嵘。战争年代,革命烈士方志敏就义前用米汤写字,向党传递狱中情况;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地下党员曾用稀硫酸当墨水传递情报;解放后,曾经用碘进行指纹破案;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家侯德榜战胜重重困难,进行制碱创业等。革命烈士和科学家的动人事迹,都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好素材。国外的许多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立志学好知识的生动教材。合成氨反应记载了战争中科学家救国的感人故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历程;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对学生思想感染的好内容。通过思想感染,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然,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教材,还在于教者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感化。总之,通过对化学课堂的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循序点化,能使课堂丰富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