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立方米。调查报告也明确指出了“引水”的局限性:引水只是水资源的空间位移,并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引水靠“天”的特点明显,比较被动。如2003年当浙江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时,嵊泗等6个海岛县现有引水工程蓄水量不到正常年份的20。此外,调出水地区受气候、经济发展的影响,亦将逐渐走向“无水可调”,甚至也出现“水源告急”。“从长远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矛盾,必须‘造水’。”调研报告认为,海水淡化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占用土地面积少、建设期短、规模灵活、供水稳定,是解决目前和今后浙江水资源危机主要途径之一,并可使本省沿海地区反过来成为向内地供水的基地。
f第三章:行业分析
海水淡化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主要由政府在主导推动。国内较多大型企业集团对此行业兴趣较浓。目前国内从事海水淡化业务的企业和机构,都是从事水处理业务的企业,很少有企业专门从事海水淡化业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底,我国己建成投产的海水淡化装置总数为41套,合计产水能力12万md。已建成投产的41套海水淡化装置,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浙江、河北和天津等地。图表19902006年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产水量变化趋势图
目前,在我国海水淡化领域走在前列的主要地区是山东、浙江、天津、大连、青岛等地,这与当地技术支持有关。国家海水淡化的两大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天津,技术支持对当地海水淡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广东为例,广东近年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取得较大进展,位居全国前列。图表20022007年世界海水淡化日产量及同比增长率趋势图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每日100万立方米,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
f到每年550亿立方米,这为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海水淡化能力的提高,我国海水淡化成本将随之降低。目前,虽然海水淡化成本要高于大多数城市自来水价格,但是相对于一些电厂用水和海岛用水成本来说,仍要低不少。预计未来515年内,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并形成一批产业化基地。预计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将有近950亿美元的商机,中国应占有充分份额。根据全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10年,中国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每日80万至100万吨,2020年中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每日250万至300万吨,尤其是国家积极支持海水淡化产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的海水淡化工程所得将免征所得税。据初步估计,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