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为常数,且a0,当a0时,其性质如
下:1、定义域: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2、图像:顶点坐标为(
b
4acb2
),对称轴x
b
,图像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如
2a4a
2a
果a0,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3、单调性:(∞,b单调递增,b,∞单调递减当a0时相反
2a
2a
4、最大值、最小值:y4acb2为最小值当a0时y4acb2取最大值
4a
4a
f5、韦达定理x1
x2
b2a
x1
x2
ca
十八、考点:反比例函数
定义yk叫做反比例函数x
1、定义域:x0
2、是奇函数
3、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减函数
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增函数十九、考点:指数函数
定义: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
1、定义域: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
2、性质:
a01a1a
ax0
3、图像:经过点(01),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曲线左方与x轴无限靠近;当0a1
时,函数单调递减,曲线右方可与x轴无限靠近。(详细见教材12页图)二十、考点:对数函数
定义: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
1、定义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0,∞)
2、性质:
loga10logaa1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3、图像:经过点(10),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曲线下方与y轴无限靠近;当0a1
时,函数单调递减,曲线上方与y轴无限靠近。(详细见教材13页图)
二十一、考点:通项公式
第五章数列
f定义:如果一个数列{a
}的第
项a
与项数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S
表示前
项之和,即S
a1a2a3a
,他们
有以下关系:
a1S1a
S
S
1
2
备注:这个公式主要用来求a
,当不知道是什么数列的情况下。如果满足a
1a
d则是
等差数列,如果满足a
1q则是等比数列,判断出来之后可以直接用以下等差数列或等比a
数列的知识点来求。二十二、考点:等差数列
定义: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常数叫公差,
用d表示。a
1a
d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a1
1d
2、前
项和公式是:S
a1a
2
a1
1d2
3、等差中项:如果a,Ab成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且有
二十三、考点:等比数列
Aab2
定义: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常数叫公比,
用q表示。a
1qa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a1q
1,
2、前
项和公式是:S
a11q
1q
a1a
q1q
q1
3、等比中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