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方向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案例1:模柄制造工艺
零件图三维图
f1、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材料:Q235。切削加工性良好,无特殊加工问题,故加工中不需采取特殊工艺措
施。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或YT类硬质合金均能胜任。刀具几何参数可根据不同刀具类型通过相关表格查取。(2)零件组成表面:两端面,外圆及其台阶面,防转销孔,倒角。(3)主要表面分析:Ф52外圆表面用于连接上模座零件,为零件的配合面及工作面。(4)主要技术条件:Ф52外圆精度要求:IT7粗糙度要求Ra08m。它是零件上主要的基
准,Ф50外圆应与之保持基本的同轴关系,Ra16台阶面亦与之垂直。(5)零件总体特点:一般性要求的轴类零件。2、零件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按零件特点,可选棒料。根据标准,比较接近并能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可选Ф60mm,长度为93mm。
(2)零件各表面终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①主要表面可能采用的终加工方法:按IT7级精度,Ra08m,应为精车或磨削。②选择确定:按零件材料、批量大小、现场条件等因素,并对照各加工方法特点及
适应范围确定采用磨削。③其它表面终加工方法:结合主要表面加工及表面形状特点,各回转面采用半精车,
防转销孔采用配钻。④各表面加工路线确定:Φ52及Φ50外圆:粗车半精车磨削;其余回转面:粗车半
精车;防转销孔:配钻。(3)、零件加工路线设计①注意把握工艺设计总原则。加工阶段可划分为粗、半精、精加工三个阶段;根据模具零件
加工的特点(单件小批量生产)工序不宜过于分散。②以机加工艺路线作主体。以主要表面加工路线为主线,穿插次要表面加工。③穿插热处理。考虑模柄工作要求等因素,材料选择的Q235只进行表面处理,起防锈作用,
并将发兰处理安排于精加工之前进行。④安排辅助工序。热处理前安排中间检验。配钻后应去毛刺。⑤调整工艺路线。对照技术要求,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4)选择设备、工装
①设备选择车削采用卧式车床;只、钻孔采用台式钻床;磨削采用外圆磨床。②工装选择零件粗加工采用一顶一夹安装,半精、精加工采用对顶安装。
夹具主有三爪卡盘、顶尖(拨盘)等。刀具有90偏刀,中心钻,麻花钻,硬质合金顶尖,砂轮等。量具选用有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等。(5)工序尺寸确定本零件加工中,工序尺寸为第一类工序尺寸,求解原则为由后往前推,依次弥补(外表面用加,内表面用减)余量获得,并按经济精度给出公差。根据单件小批量加工的模具制造特点,工序尺寸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