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谈生物学的美育功能
美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美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由途径,因此美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校的美育不能仅仅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来实现,其实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美育功能,只要能潜心去研究,去挖掘,学科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科中有关美育功能的素材,有的放矢进行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学比起其他学科来,有着更为丰富的美育素材。为此,本文就生物学的美育功能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众所周知,美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所以说到底美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教学,因为只有能鉴赏美,才能发现美、创造美。由于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虽然有一些生物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那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许多艺术之美是生物美的演绎。生物界中有许多自然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好素材,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做好挖掘、引导和启发工作。例如,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又表现了整齐一律的美学法则;动、植物的许多器官的分布,如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动物的各种警戒色、红花与绿叶等,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动物的保护色则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又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以上这些体现了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每一个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季节周而复始的生长、生殖周期等生命现象则又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骼系统、生物体不同器官的结构总是与其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与
1
f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与和谐的美学法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这些自然美,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