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且技术出众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或产品品牌。5
虽然这些概念表述方式都不相同,但中心概念都离不开“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和“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这两点。这和一般品牌有着很大区别。
(二)、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经营也不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针对中华老字号的情况,有许多学者对近年来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贾琳(2012)在《中国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研究》中写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老字号粗略估算有一万多家,然而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有1600多家,其他老字号因经营不善、产权归属不明、地域特色不强等原因未能入选中华老字号。现今这些老字号多数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如以布鞋扬名的内联升,依旧固守布鞋,手工缝制,耗时耗工,产量受限,难免被充满活力的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代替。还有一些老字号凭借自己的良好声誉和优质产品倚老卖老,面对竞争危机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老品牌最终面临着惨淡经营的现状。6
安贺新李(2013)在《中华老字号顾客体验管理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据商务部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现有的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当中,70的品牌在勉强维持经营,20品牌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只有1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比较好。7
李晗(2016)在《老字号新时代下的变与守》中也指出: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建国初有16000家左右,而商务部2006年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仅有434家,相当于建国初期的27。8
2
f对于法律保护方面,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保护也存在问题。康晓琴(2010)在《我国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中指出:目前我国法律尚未赋予知名老字号独立的法律地位,也无专门法律对其给予特殊保护。近年来,随着商业标识的日益重要,某些企业受利益的驱动,规避法律,侵害或侵占他们老字号的商誉,如“张小泉”、“王致和”等大都有着被侵占品牌的经历。字号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成为当今我国老字号保护管理中一个无法回避而又令人尴尬的话题。9
现在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多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张永张浩(2012)在《中国老字号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以全聚德为例》中提到:国外知名企业采取的连锁经营模式,使其迅速扩张,给中华老字号企业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因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