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课程提要】本课是对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教师标准》的解读,因此,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理解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并和自己的发展结合起来;(2)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从新时期教师需要履行的职责角度,理解教师需要强化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3)了解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本课程立足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课程分三个部分解读教师专业标准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涵1三个维度214个领域3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1对教师教育机构2对学校3对教师个人4对公众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不断建构1与教育场景结合2与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结合本课程帮助教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认识教师专业性的新内容。【课程特色】
f作为解读性的讲座,本讲座有两个突出的特色:(1)将教师所处的场景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个管理文件,它只是罗列要求,不可能将教师在学校中的问题与教师专业标准联系起来。通过讲授,标准、要求与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困惑联系了起来。(2)整体性与结构联系起来。教师专业标准是分维度、分领域设置的标准,整体和各个部分是什么关系?各个部分又是什么关系?各个标准背后有哪些思想支撑着提出这些标准?本讲座都一一作了回答。专业标准是有结构的整体概念,课程在设计时,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重难点问题】重点问题:1为什么要教师要有专业标准?它和教师资格要求有什么不同?2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有什么差异?3以“我”为例,对照教师专业标准,“我”最近应该加强哪种教师专业能力?4按照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帮助“我”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哪些问题?难点问题:1教师专业标准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教师专业能力观?2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有什么区别?3对照教师专业标准,我们的师范教育课程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的教师培训又该怎样改进?【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知识点的解释,例如,重点问题1,2,以及难点2,对于这些问题,讲座中都有提及,可以根据教师的讲座加以总结即可。第二类是将讲座的内容与自己联系起来,如重点34,对于这些问题,讲座中提出了在工作中不断建构的思想,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情况不同,需要指导教师引导学员讨论,应该加强哪些能力和技能,如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