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疼痛预防及处理】
一。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二、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置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三、改进皮内注射方法:1在皮内注射部位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同时按皮内注射法注射后,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的发生。2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四、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五、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01ml)。六、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七、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八、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预防及处理】
一、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二、正确配置药液,推注药液计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映。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四、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f六、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注射失败预防及处理】
一、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二、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三、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婴幼儿可用前额皮肤上进行皮内注射)。四、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五、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虚脱预防及处理】
一、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度、计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三、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四、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作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要镇静,给病人及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