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专题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学习目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1重点: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的过程及其特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2难点: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不同。
制的特点。
教材整理1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大宪章》1背景: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概况: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3影响: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权利法案》1背景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②1688年,议会发动“光荣革命”,赶走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3意义①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②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③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35课中思考题,思考:《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
【提示】《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中用法律限制王权、征税必须经过议会批准、保证议会各项“自由”权利等。
唐玲
f教材整理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1背景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2特点原则①首相与内阁的关系: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3发展:19世纪中期,上台组阁的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在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手中。2.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2结果: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基础:代议制。2核心:责任内阁制。3权责①国王:国家元首,仅扮演仪式性角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②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37课中思考题,思考: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