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促转型,依托科技创新促转型,依托环境优化促转型,全面推进城市转型工作。自2007年以来就争取到了国家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455亿元,争取到了省政府配套资金每年2000万元。坚持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为核心引进并发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引进国电、华能、中材等13家央企落户萍乡,“院士经济”“博士产业”和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0多个,有力推动经济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了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持续降低,有效推动生态转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认真实施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有序推动社会转型。以凸显城市文化特色为抓手,文化产业活力增强,扎实推动文化转型。城市转型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城市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转型得益于城市创建的推动。创建另一方面,城市转型得益于城市创建的推动。另一方面
3
f国家园林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催化剂。我们坚持把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提升城市绿化总体水平的具体要求,作为促进萍乡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创建凝聚广大干群齐心促转型的智力,形成推动城市转型的动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城市转型步伐,在转型中提高创造力和执行力,在创建中提升软实力和公信力,形成转型促创建、创建惠转型的两轮驱动和良性互动,为萍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把创建作为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城市和谐达到新境界我们把让萍乡人民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居住更生态宜居的环境,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中之重,大力优化人居环境,消灭“脏乱差”,彻底改变萍乡“煤城”的形象和“灰姑娘”的容颜。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
4
f到3560、4030和903平方米,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百年煤城呈现出江南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另一方面,夯实基础,优化功能,城市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