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4
墙体构造砖墙构造
4242425砖墙的细部构造
4251勒脚概念:概念:勒脚是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保护和饰面处理部分。高度:高度:一般指位于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也可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作用:加固墙身,防止外界机械作用力碰撞破坏;保护近地面处的墙体,防止地表作用水、雨雪、冰冻对墙脚的侵蚀;增强建筑物立面美观。做法:做法:防水砂浆抹灰处理(图44a);用石块砌筑(图44c);用天然石板、人造石板贴面(图44b)。
图44
勒脚构造
4252墙身防潮层作用:作用: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上升,使位于勒脚处的地面水渗入墙内而导致墙身受潮。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构造形式上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两种形式。位置:位置:水平防潮层一般应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混凝土范围以内,通常在-0060m标高处设置,而且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150mm;当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碎石、炉渣等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一皮砖的地方,即在0.060m处;当两相邻房间之间室内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将两道水平防潮层连接起来,以避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如图45所示。
1
f图45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水平防潮层的做法:1、油毡防潮层:如图46a所示,目前较少采用。2、防水砂浆防潮层:如图46b所示。它适用于抗震地区、独立砖柱和震动较大的砖砌体中,其整体性较好,抗震能力强,但砂浆是脆性易开裂材料,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墙体开裂或因砂浆铺贴不饱满时会影响防潮效果。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如图46c所示。它适用于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建筑中,但应把防水要求和结构做法合并考虑较好。
≥100mm20
图46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垂直防潮层的做法:在需设垂直防潮层的墙面靠回填土一侧先用1:2的水泥砂浆抹面15~20mm厚,再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也可以直接采用掺有3%~5%防水剂的砂浆抹面15~20厚的做法。4253踢脚概念:概念:外墙内侧或内墙两侧的下部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作用:作用:加固并保护内墙脚,遮盖墙面与楼地面的接缝,防止平时使用中污染墙面。高度:一般在120~150mm,有时为了突出墙面效果或防潮,也可将其延伸至900~高度1800mm这时即成为墙裙。常用的面层材料:是水泥砂浆、水磨石、木材、缸砖、油漆等,但设计施工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