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学习笔记整理(2015年06月)
一、潮汐类型地球上的海水,受月球和太阳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规律性升、降运动,称之为潮汐。一半日潮:周期为半个太阴日每个太阴日为24h50mi
。特征: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高相差不大,两次相邻的潮差几乎相等,两次相邻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几乎相等,都是12h25mi
左右。我国大多数港口属于半日潮港,如厦门港、青岛港、天津港等。二日潮:周期为一个太阴日。日潮港湾在半个月中有多数天数在太阴日中只有一次高潮和低潮,其余天数为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如北海、八所。三混合潮1、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其实质是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中也是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相邻的高潮或低潮的潮高不相等,如香港。2、不正规日潮混合潮,特征:在半个月中出现日潮的天数不到一半,其余天数为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如榆林。二、潮位高基准面平均海平面是多年潮位观测资料中,取每小时潮位记录的平均值,也称平均潮位。平均海平面是作为计算陆地海拔高度的起算面,我国规定以黄海青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作为计算中国陆地海拔高度的起算面。海图深度基准面就是计算海图水深的起算面,一般也是潮汐表的潮高起算面,通常也称潮高基准面。在水深测量或绘制海图时,通常采用低于平均海平面的一个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此面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应在水面下,但它不是最低的深度面,在某些很低的低潮时还会露出来。我国1956年以后基本统一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目前,我国规定以“理论最低潮位”为海图深度基准面,亦为潮位基准面。三、地形图高程基准面和潮高基准面的换算地形图高程基准面: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所测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地面高程的起算面。某地面点到该平面的垂直距离称该地面点的高程。对于平均海平面即基准面以下的地面点,水深图基准面:水深图海图或航道图,其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理论深度基准面。这是因为一年内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海水位低于平均水位,为了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使图上标注的水深有较大的保证率。我国海港采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即各港口或海域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潮位。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通
第1页
共53页
f过潮汐的调和分析和保证率计算,然后通过与实际观测资料对照调整后,由国家颁布。内河港口则采用某一保证率的低水位作为深度基准面。对于理论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