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曾冠群426100)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巧用直观演示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重视于实际应用,创设实效性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有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以致教学效率低下,课堂缺乏生命力。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f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将学校最近发生的事融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数学就是生活中发生、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创办绿色学校,学校进行了植树比赛,统计如下:132一年级种了总数,二年级种了总数的,三年级种了总数的,四年级种了总数的161615111,五年级种了总数的,六年级种了总数的。”此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你能根654据这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然后讨论计算方法。这种来自生活的实际例子,学生十分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可将《猴子吃桃》的故事进行改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