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833和51。一汽商用车基地、捷能汽轮机等先进制造业龙头项目奠基开工,带动我市整车制造和动力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深海基地等6个“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落户即墨,“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顺利启动。这些重点项目的引进建设,为现代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着力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功能形象明显改善。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交通等专项规划,实现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攻坚活动,集中推进德馨大厦等28项重点工程,全力突破坊子街等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建整修城区道路585公里,铺设供水管网6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到22万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和
f12319服务热线,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5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92。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面完成农村“五化”建设,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四大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88公里,新造林68万亩,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200多项,水厂化集中供水率由28提高到68,高标准建成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累计发放农业贴息贷款45亿元,完成75万亩现代农业电气化建设,引进正大农业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成海珍品健康养殖等62个生产基地,农业结构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加快升级。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四日合一”制度,组建农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完成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6万人,向二三产业转移11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年均增长129。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建成使用实验高中,新建改建76处中小学校和20处镇中心幼儿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东部医疗卫生中心、中医院外科病房楼建设顺利实施,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市图书馆和778处镇村文化活动室,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新建1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深入开展助学、助医、助残等慈善救助活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和“五保”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