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并通过资产购置和资产调剂两种手段达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和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目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势在必行。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现状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暴露出一些财务管理问题。
f一资产状况与人员结构缺乏关联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确定一个与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适应的人员和资产配置标准为预算安排提供依据。如人均办公用房及基本办公设备的配备、不同技术和职级科研人员的专用和通用设备的配置都应该有一个标准。实际上由于缺少这样的配置标准造成预算安排缺乏硬约束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预算安排存在随意性很多单位仅仅从自身发展考虑争资金净资产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不对称很难做到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仍较严重。同时政府部门缺乏对单位已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调配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二部门预算安排与单位资产存量关联度较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主要是财政预算分配的结果预算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的预算管理模式迄今为止仍然是以投入控制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模式即以控制支出为主例如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偏重于控制投入对其现有资产存量关注较少。在预算执行中着重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以控制超支为管理重点。这种以控制投入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过多地重视资产的边际增量难以对资产存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算收支活动的合规性而支出活动结束后形成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以及那些与预算支出无直接关系的资产往往成为财政部门力所不及之处。三预算安排与资产绩效管理缺乏关联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中资产形成后归单位和部门无偿占有使用缺乏对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财政部门在确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时除应考虑单位行使职能的需要外还应考虑单位资产管理是否规范透明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等因素。目前由于缺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考评制度没有建立。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着重于争经费且重购置、轻管理结果造成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资产利用率低下。以投入控制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往往比较简单很难充分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例如与以投入控制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预算会计体系难以为资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