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0m×10m通过监督分类得到城市绿地景观耕地、公园林地、交通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苗圃、防护林、河岸自然植被、游憩和观赏类草地等并通过ArcView中的扩展模块Fragstatatsforarcview进行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破碎度、聚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计算22。所以在对城市绿地进行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的研究中RS和GIS的主要的应用有两个方面第一在GIS平台上应用空间分析函数构造绿地
结构分析和评价的地图分析模型第二用航空遥感像片提取城市绿地信息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空间分析即所谓的Rs与GIS一体化的技术方法。
图三.利用RS和GIS进行城市绿地评价的步骤(《RS和GIS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
32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f李会琴等人根据黄土高原区域特征及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论文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因子和模型。并基于RS、GIS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了地形、植被、黄土地貌等6个评价因子的信息采集与评价结果的空间显示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如图所示。
图四.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出自《基于RS、GIS的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
四.GIS的应用对城市及园林规划方法的影响
41适应性分析模型与GIS
适应性分析模型25是土地景观规划及场地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理论及方法,它是由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土地及景观规划大师之一--著名景观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
的,其核心便是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在了解当地情况、现有政策、经济现状、环境科学及在适宜的开发实践的基础上对土地适于不同开发利用的能力做出相关评价。宋力27等人在阅读有关理论时惊奇地发现麦克哈格在其理论中所采用的图层重叠系统分析方法--千层饼模式与GIS通过空间数据建立主题图层,并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得出相关结论的理念几乎完全一致29。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数字化管理研究30。例如上海市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数字化研究了该市绿地景观的特点深圳市设计了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31。国外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也非常重视主要体现在通过空间信息技术监测城市绿地动态或
进行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上32。例如日本东京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构建空间数据库对中心区绿地进行了分析33MakotoYokohari等人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