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做“勿完勿歇”。为了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
f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做“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④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糖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18、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3分)
19、第④段中“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具足”是什么意思?换成“具备”行不行?为什么?(3分)
20、本文的语言极具讽刺意味,请举一例并加以分析。(3分)
21、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3分)
f2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想。(3分)
三、作文(40分)18今年5月30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报道:未读完高中的清华大学食堂切菜工(农民工)张立勇在艰苦的环境下,通过10年刻苦自学,2003年参加“托福”考试,获得630分的高分,并即将取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主持人问,你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