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部分企业形成致命打击。相比之下,土地储备成本较低、财务实力雄厚、市场反应敏锐的开发商能够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其弹性的价格策略也将有助于在市场复苏时更为迅速地反弹,这类企业主体信用风险较低。
f通过分析下述指标变化趋势及其对比关系可以对某一时期市场供求形势及未来市场走势和风险大致判断:
■宏观经济环境、城市化进程、人口数量及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因素作用于房产市场容量、消费结构、消费意愿和能力,决定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当前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影响市场短期走势,应分析成交量环比变化程度、增长或抑制因素、成交商品结构和消费类型,成交量变化与真实交易价格的相互影响;
■竣工面积及增长率:反映开发商现有供应能力及意愿;■销售面积、空置面积及增长率:反映现实需求和购买意愿;■开发商购置土地面积、新开工面积、在建面积及增长率:反映潜在供应量表明开发商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增长率:反映潜在供应成本,表明开发商对未来市场需求和价格的预期■根据银行信贷资源向房地产商和住房贷款聚集的程度,分析银行系统信贷风险程度及其对未来房地产价格的影响。2、政策风险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波动性大,系统风险高仍需完善和规范政府将房地产行业作为重点调控的行业,在不同阶段对其采取有保有压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市场过热或持续低迷,并由此波及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的其它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有较高的相关度,政府一般通过土地、税收、
f货币、金融、法律等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调控,以期达到稳定和规范市场、促进健康发展的目标。
投资性需求在中国购房市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导致房屋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刚性需求受到抑制。2005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其中力度较大的包括2007年9月27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2008年1月6日出台的《关于促进节约集约土地用地的通知》、2008年8月27日台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用地的通知》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累积效应逐渐显现,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以遏制2008年9月以来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房地产市场陷入周期性低谷,开发商承受着销售和贷款双重收紧的压力。为刺激内需和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降息、减免交易环节税费、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政策为房地产市场快速调整创造了有利的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