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
●M
度下进行
●A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
●N
的溶解度相等3、M、A、N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点表示饱和溶液;N点表示不饱和溶液。4、结晶方法的选择: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③升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①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②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③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④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
f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
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
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
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
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
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
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
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依据公式:S100gS×100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
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
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
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
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
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
f则根据t3℃时的溶解度计算丙溶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