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偏高时,许多污染物就可能沉淀下来,在沉积物中,形成相对富集。4.络合作用(改变毒物吸附和溶解的能力)络合物的形成大大改变了污染物的迁移能力和归宿。
例如:当含有Hg2的河水流入海洋时,水中氯离子浓度逐渐增高,河口水体中的Hg2逐次形成HgOH2
→HgOHCl→HgCl2→HgCl3→HgCl42。其中的HgOHCl与水体中的悬浮态黏土矿物和氧化物吸附
力最强,而HgCl2的吸附力最差。因而,HgOHCl部分的汞大量转移到悬浮态固相或沉积物中,而部分的
f汞仍留在水体中。
5.吸附作用吸附是发生在固体或液体表面对其他物质的一种吸着作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常吸附于胶
体或颗粒物,随之迁移。
6氧化还原作用有机污染物在游离氧占优势时会逐步被氧化,可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
下则形成一系列还原产物,如硫化氢、甲烷和氢气等。一些元素如铬、钒、硫、硒等在氧化条件下形成易
溶性化合物铬酸盐、钒酸盐、硫酸盐、硒酸盐等,具有较强迁移能力;在还原环境中,这些元素变成难溶
的化合物而不能迁移。
四、生物性迁移
概念: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叫做生物迁移。
包括:生物浓缩、生物累积、生物放大
1.生物浓缩
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生物
浓缩的程度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BCF=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106)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106)
2.生物累积
指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从而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
累积程度用生物累积系数表示:
BAF=
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较后阶段体内蓄积污染物的浓度(×106)该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较前阶段体内蓄积污染物的浓度(×106)
生物累积某种污染物浓度水平取决于该生物摄取和消除该污染物的速率之比,摄取大于消除,则发生生物
积累。
3.生物放大指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
物放大的程度用生物放大系数表示:
BMF=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106)较低营养级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106)
第三节环境污染物的转化一、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做污染物的转化(tra
sformatio
ofpolluta
ts)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二、分类(根据其转化形式,可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1、物理转化作用指污染物通过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