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
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
管滴加4滴1molL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
溶液35滴,观察现象。
编号
1
2
步骤(1)现象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滴加1molLKSCN溶液
步骤(2)
滴加NaOH溶液
滴加NaOH溶液
现象
在0005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001molL的KSCN溶液,振荡,所得溶液的红色较浅。本实验的关键是第一次获得的FeSCN3溶液浓度要小,然后滴加浓的FeCl3、KSCN溶液时才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因为FeOH3的溶解度非常小,滴加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Fe33OHFeOH3↓,使溶液中的Fe3浓度降低,混合液的颜色变浅。NaOH溶液不要加入过多,只要使溶液的红色变浅即可。
实验2728页
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NO2g
N2O4gΔH569kJmol
红棕色
无色
实验时,可把NO2的平衡球在热水和冰水中交替进行浸泡,观察颜色变化。实验3140页
分别试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这两种酸的pH。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1molLHCl
1molLCH3COOH
溶液的pH
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
共8页,第3页
f(4)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据此,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由于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大,表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中cH大,并由此推断: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2)由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的pH小,且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盐酸中H浓度几乎相等,表明溶液中HCl分子是完全电离,而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最终的实验结论是: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进而引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弱酸、弱碱等)实验3242页
向两支分别盛有01molL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硼酸在水中属于可溶性物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