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的运行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入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符合本标准对废物的入场要求;b.散状废物入场后要进行分层碾压,每层厚度视填埋容量和场地情况而定;c.填埋场运行中应进行每日覆盖,并视情况进行中间覆盖;d.应保证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填埋场进出口道路通畅;e.填埋工作面应尽可能小,使其得到及时覆盖;f.废物堆填表面要维护最小坡度,一般为1:3(垂直:水平);g.通向填埋场的道路应设栏杆和大门加以控制;h.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指示正确的交通路线。标志牌应满足GB155622的要求;i.每个工作日都应有填埋场运行情况的记录,应记录设备工艺控制参数,入场废物来源、种类、数量,废物填埋位置及环境监测数据等;j.运行机械的功能要适应废物压实的要求。为了防止发生机械故障等情况,必须有备用机械;k.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运行不能暴露在露天进行,必须有遮雨设备,以防止雨水与未进行最终覆盖的废物接触;l.填埋场运行管理人员,应参加环保管理部门的岗位培训,合格后上岗。7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区原则731可以使每个填埋区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封闭。
5
f732使不相容的废物分区填埋。733分区的顺序应有利于废物运输和填埋。74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建立有关填埋场的全部档案,从废物特性、废物倾倒部位、场址选择、勘察、征地、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封场及封场管理、监测直至验收等全过程所形成的一切文件资料,必须按国家档案管理条例进行整理与保管,保证完整无缺。
8填埋场污染控制要求
81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及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要求后方可排放。82危险废物填埋场废物渗滤液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为:PH值,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磷酸盐(以P计)。83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执行。84地下水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必须具有代表性,能表示废物特性的参数。常规测定项目为:浊度,PH值,可溶性固体,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大肠杆菌总数。85填埋场排出的气体应按照GB16297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执行。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必须具有代表性,能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