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农经济改造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在法国现代化过程中,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奠定了法国小农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土地的过于碎化而步履艰难。直到20世纪中期才采取措施在有效实现土地集中的基础上加速并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从而真正成为资本主义农业强国。分析此期间法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同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法国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经营方式呈资本主义大农场和小农经济长期并存,其中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并对法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土地集中政策的出台和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法国才完成向资本主义大农业的转变,成为工农业并举的大国。中国同样是一个小农占据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落后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要现实农业和农村的振兴,关键是如何解决中国传统小农户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一、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农业生产也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商品化农业转化。但唯独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是资本主义大国中农业最落后的国家,大量农民分散在小块土地上从事传统性农业生产,直到1911年,农业人口还占适宜工作人口的412%。
其实,法国小农经济由来已久,土地碎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1862年全国占地1hm2以上的农户共用320万个,其中,占地1~10hm2的小农户就有244万个。1882年,全国共有农户5672007个,其中占地10hm2以下的小农户就有4802697个,占农户总数的847%,占地不到1hm2的最小农户有2167667个,占农户总数的382%。1862年,占地40~100hm的大农场只有15万个,仅占全国农户数的5%。1882年,占地40hm2以上的农户为142088个,占农户总数的25%。直到1908年,占地10hm2以下的小农户有4611564个,仍占农户总数的838%;其中占地不到1hm2的最小农户就有2087851个,占农户总数的38%。
2
f同年,占地40~100hm2的农场,有118497个。占农户总数的22%;占地100hm2以上的大农场只有29541个。占农户总数的05%。虽然大革命中保留了部分大农场并在以后得到了发展,大农场占据了大片土地,但是总的来说,小农仍占优势地位。20世纪初,农场的平均占地规模,美国为5585hm,英国为2550hm,德国为1356hm2,而法国则不足1012hm2许永璋,1994。法国的小农作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阶层长期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