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祝福》教学案
《祝福》教学案
主备课人:白涛审核人:史晓敏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情节,学习运用倒叙的手法,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全面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的点拨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全面鉴赏能力。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3、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一、方向探究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得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的描写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祝福》也正是如此。《祝福》(板书)
二、自主探究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后弃医从文,目的是改变中国人麻木愚昧的国民精神。他的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写作风格:幽默风趣,极具讽刺意味,发人深思,令人深省。2、背景介绍《祝福》写于1924年2月,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取而代之的却是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封建迷信、封建礼教仍然压在人们的头上。这在我们学习过的鲁迅1920年创作的《故乡》中也可以看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可在“我”临别之际,却还不忘拣上一副香炉和烛台。《故乡》
f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祝福》教学案
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同样也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典型,生活极度贫困。在这段时期,中国妇女无疑是中国封建思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