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2)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第二章
信用和融资方式
1、信用具有两点特征:一是偿还性,二是付息性,但偿还性是信用的最基本特征。2、信用定义: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3、信用的最基本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4、信用分配则只是对资金使用权的再分配,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归属。5、信用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6、信用在发挥资金分配职能的时候,也在提供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7、信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首先,可以广泛集聚资金,支持规模经济。其次,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率。再次,信用还可以用来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8、商品赊销是商业信用的最典型做法。这种信用行为直接发生在商品购销双方之间,信用金额确定使用方向还款期限及相应的利息补偿可由双方直接协商确定,因此,相对于其他信用方式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特点。9、在现代经济法律制度下,商业信用的规范确立方法是“立字为据”,因此,票据在商业信用中被普遍采用,即“商业信用票据化”。10、在商业信用中被采用的商业票据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期票,是由债务人开出的,另一种是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开出的。11、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推广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和艰难,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管理体制仍然压抑着银行和工商企业推广和采用规范化结算方式的积极性,商品经济观念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也是原因之一。12、银行信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却比商业信用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首先,银行信用基本上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借贷;其次,与商业信用要受销货企业个别资本规模的限制不同;(巴塞尔协议不低于8)并且,银行信用在媒介社会资金运动过程中,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变死为活等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13、银行信用在全社会信用总额中仍占绝对优势。14、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f(1)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2)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3)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15、1998年下半年,国家以增发1000亿元特种国债为契机,启动积极财政政策。这1000亿国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认购。16、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类似商业信用,另一种则属于银行信用。17、消费信用的作用:(1)消费信贷可能促进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和调控方式发生重大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