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推动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经过五年努力,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德育与诸育有机融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在世博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中展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3
f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然深刻而复杂,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上海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要求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多元文化沟通鉴别力;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要求更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德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代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要求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上海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仍有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还没得到根本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有待进一步创新,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分类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和育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德育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是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健全人格培育为基础,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4
f国民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