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和理论创新。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知识,不是“猎奇”,也不是某种“雅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这就是所谓实践第一。
(题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一运动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现实意义:1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依据。2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自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在全国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题7)科学技术革命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书P135)1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
f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2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知识爆炸,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
代信息、交通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进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
革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4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题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书P136137)1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照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