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对工作数
量和质量的要求、责任的轻重、业绩的高低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要求。4、平衡性原则:对同一层次、同一职务或同一工作性质员工的绩效指标应尽量平衡,避免造成类似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要求相差较大。5、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绩效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并考虑指标考核成本因素。6、相对稳定性原则:绩效指标制定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可随意更改适应性原则。
f第二章个人绩效管理
岗位KPI的提取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取,从上级承担的战略指标分解得到的,依据岗位职责确定关键结果领域并进行指标衡量,从必须改善的工作弱项着手寻找衡量的指标。1、关键绩效指标一般为46个,最多不超过8个。2、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由被考核人与考核人于考核周期
开始前共同商议制订。3、能力素质指标以岗位工作内容为制定依据,从工作态
度、知识水平、技能等方面对员工进行考察(主要用于年度考核)。第二条绩效计划1、绩效计划包括KPI指标值的设定,考核量表的编制,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的设定及审批等内容。2、绩效计划的制订应以部门指标进行分解和承担,或是依据岗位关键职责确定。3、每个考核周期开始后的5日内考核主管与被考核员工共同协商确定完成KPI考核表、工作计划、行为态度量表等考核量表,并将副本交上一级主管与人力资源部备案。第三条绩效辅导
f1、在绩效考核周期中,考核主管应及时对被考核员工的绩效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掌握绩效考核的客观依据。
2、考核主管应对被考核员工的绩效计划进行中期评估和调整,对被考核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员工,以使员工及时获知自己的绩效状况,并指导其进行改进,以更好的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四条绩效考核1、绩效考核周期结束,考核主管应根据被考核员工的工作
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评。2、绩效考核的内容包括考核数据采集、考核指标打分、绩
效沟通、签字确认、考核汇总、考核结果发布等。3、绩效考核的时间要求如下:
(1)月度考核:各人绩效考核成绩KPI指标得分;必须在月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月考核工作。
(2)年度考核:各人绩效考核成绩【(∑各月绩效考核成绩)/12】×KPI指标权重(∑能力素质指标得分)×能力素质指标权重;必须在年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年度的各项绩效考核工作。
f4、考核主管与被考核员工就考核结果达成充分一致后,考核人在考核表上签字生效。
5、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汇总交财务部作为计算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