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doi:103969jiss
1007614x20131976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方法开导患者。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自己测量血压、明白病因、知晓症状及并发症、知晓饮食控制、知晓运动疗法等方面明显高于干预和健康教育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降低高血压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血压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应用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1,目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增加,运动量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如何控制高血压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预防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方法开导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33~81岁,平均569岁;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期,其中期60例(600),期31例(310),
f期9例(90)。方法:⑴心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施行心理干预:①应对患者讲
解高血压的相关医学知识,使其对高血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树立长期与之斗争的信心与决心。②要通过观察、交谈、体检,收集各种信息,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如生理、安全、社交与友爱需要,及时观察其细微的心理变化,针对其心理特点确定护理诊断。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及支持,使之彻底解除思想负担等等。③要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病房清洁整齐、空气清新,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④通过合理用药、规律用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让患者体会到高血压并不可怕,从而消除心理紧张与焦虑的刺激,保持肌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最佳治疗效果。⑵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健康教育方法,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高血压防治及预后,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加强运动指导,适度运动可使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加强、脂肪减少、体重得到控制。可以采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循序渐进,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