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运用它,并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中国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科学原理,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剧”的理论,开辟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战争与和平,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等情况,结合我军实际,不断地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二)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伟大的革命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中国革命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赖以产生、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党的军事
1
f指导理论,又在指导中国革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独立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场革命武装斗争,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道路之曲折,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取得胜利之辉煌,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缅勘界警卫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长期亲身参加和领导战争实践,而且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战争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从多方面进行了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和军队建设。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总结了建国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明确规定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作为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完成了由革命战争向和平时期建设的转变,是人民解放军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里程碑。贯彻这次会议,人民解放军的建设迅速出现了新的局面。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20军队现代化建设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