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杨浦区2010学年度高三学科测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3页和第Ⅱ卷第48页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20114
第I卷
共66分
考生注意: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2.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K39Ca40M
55Fe56Z
65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日本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1I。关于131I原子和127I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互称为同位素B.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C.它们相差4个质子D.它们的电子数相同2.下列氮原子结构的表述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正确且能表明同一电子层电子能量有差异的是A.B.C.1s22s22p3D.
3.以下物质的工业制备所用主要原料括号内物质不符合事实的是A.碘(海带)B.溴(海水晒盐后的余液)C.乙烯(乙醇)D.顺丁橡胶(石油裂解气)4.下列仪器名称规范、正确的是
A.三脚架B.表面皿C.镊子D.瓷钳锅5.苹果联建公司用价格更低的正己烷代替酒精清洗电器零部件,已造成许多工人中毒。关于正己烷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芳香烃B.有毒C.易挥发D.难溶于水来源ZxxkCom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如右图,某同学将KClO3、浓盐酸、镁粉装进试管中,塞好来源学科网胶塞,片刻后在管外点燃镁条,产生耀眼的白光,立即发现胶塞剧烈冲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A.制取氢气并检验其纯度B.制取氯气并检验其纯度C.验证氯酸钾的氧化性D.验证光对氢气和氯气反应的作用7.以下反应都有钠的化合物生成,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Na2O2与水:NaOHC.金属钠与甲醇:CH3ONa8.以下物质的分离方法错误的是B.NaNO3加热:NaNO2D.NaNO3与浓硫酸微热制硝酸:Na2SO4
fA.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蒸馏滤C.煤焦油和粗氨水的分离:分液析
B.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浓溴水,过D.分离溶液中微量的Fe3和Cu2:纸上层
9.对由X、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2Y2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离子化合物,则阳阴离子个数比肯定不等于1:1B.若由分子构成且有YY键,则肯定是非极性分子C.若溶于水时有XY键的断裂,则肯定是强电解质D.若X、Y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大,则熔、沸点肯定高10.如图,在置于空气的容器里盛有NaCl溶液,再放入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