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注:分道宽应包括右侧分道线。(见规则第141条2、3)4、跑进的方向应为左手靠内场。分道编号应以左手最内侧分道为第1分道。5、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国际比赛中,径赛跑道应设8条分道。6.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注:建议新建跑道应向内侧倾斜。7、在规则第12条1(a)、(b)、(c)的比赛中,800米跑应在第一个弯道末端的抢道线之前为分道跑,允许运动员越过抢道线后离开自己的分道切入里道。抢道线应为一条弧线,宽5厘米,横跨跑道,在抢道线两端的跑道外侧各插一面标志旗,旗高至少150米。注1:为了帮助运动员确认抢道线,可在各分道线与抢道线的交界处放置处锥形或棱柱体(55厘米),这些标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与抢道线颜色相同。注2:在国际对抗赛中,参赛国可商定采用不分道跑。注3:在规则第12条1(d)至(h)中的800米比赛时,每条分道内可有1至2名运动员起跑,也可在一条弧形起跑线后采用不分道起跑。8.在4X200米(如果为部分分道跑)和4X400米接力赛跑中,第l个整圈应为分道跑,4X400米接力的第2棒运动员和4X200米接力的第3棒运动员在越过抢道线之前应为分道跑。9.4X400米第1接力区(4X200米第2接力区)的中心线与800米起跑线相同。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均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10、起终点线(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后10米之间的距离为4400米接力的第2、第3接力区。11、进入非终点直段处的弧线,表示允许第2棒运动员(4400米)和第3棒运动员(4200米)可以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该限于本条7中800米跑的抢道线相同。12、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跑在这些项目的比赛中,如果运动员人数超过12人,可将他们分成两组同时起跑。大约65的运动员为第1组,在常规起跑线处起跑。其余运动员为第2组,在另一条弧形起跑线处同时起跑,该起跑线应画在外侧一半跑道上(译注:如由8条分道,该起跑线应画在第5至第8分道上)。第2组运动员应沿者外侧一半跑道跑至第一弯道末端。画第二条弧形起跑线时应使所有运动员跑进的距离相等。在2000米和10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外道组起跑的运动员应在越本条7中所述的800米跑抢道线后切入里道。在1000米、3000米、5000米跑时,如有2组同时起跑,应在进入终点直道处标明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