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构件突然脆性破坏,减小混凝土非均匀质性引起的影响。纵向钢筋还可以承担构件失稳破坏时凸出面出现的拉力以及由于荷载的初始偏心、混凝土收缩徐变、构件的温度变形等因素所引起的拉力等。矩形截面受压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根数不得少于四根以便与箍筋形成钢筋骨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箍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纵向钢筋受压时压屈,同时保证纵向钢筋的正确位置,并于纵向钢筋组成整体骨架。柱中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箍筋,也可焊接成封闭环式。依据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的配置方式和作用不同,轴心受压构件分为两种情况:普通箍筋轴心受压柱和螺旋箍筋轴心受压柱。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纵筋压曲,改善构件的延性,并与纵筋形成钢筋骨架。便于施工。而螺旋箍筋柱中,箍筋外形为圆形,且较密,除了具有普通箍筋的作用外,还对核心混凝土起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计算配有纵筋和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柱的承载力时,应满足一定的适用条件:1为了保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箍筋外层的混凝土不至于过早剥落,配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比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大502当遇有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考虑间接钢筋的影响,当LD12时,因构件长细比较大,
f可能由于初始偏心引起的侧向弯曲和附加弯矩的影响使构件的承载力降低,螺旋式箍筋不能发挥其作用。当间接箍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小于纵向钢筋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可以认为间接钢筋配置得太少,不能起到套箍的约束作用。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破坏当构件截面的相对偏心距eh较大,即弯矩M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且配置的受拉侧钢筋A适合时,在偏心距较大的轴向压力N作用下,远离纵向偏心力一侧截面受拉。关键的破坏特征是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然后受压钢筋也能达到屈服,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导致构件破坏。这种破坏形态在破坏前有较明显的预兆,属于塑性破坏,这内破坏也称为受拉破坏。产生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条件和破坏形式有三种:1相对偏心距eh较小或很小,截面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甚至全截面处于受压状态。2相对偏心距eh较大,但受拉侧钢筋As配置较多时,这种情况类似于双筋截面超筋梁,属于受拉一侧配筋过多引起的,一般可能出现在对称配筋的情况3当相对偏心距很小,而距轴压力N较远一侧的钢筋配置的过少,还可能出现远离纵向偏心压力一侧边缘混凝土的应变首先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最终构件破坏的现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