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做法,显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少数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农村中学教师,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异性学生之间的关系,客观上
甚至是主观意愿上为中学生早恋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中学生早恋现象的防范与对策
f1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苗头
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之处:上课心不在焉,经常走神;无缘无故迟到、旷课;就餐、就寝时间与其他同学不同步;总好象做错了什么,眼神游移不定;收到的信件增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等等。前面提到的女孩,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苗头并加以正确引导,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一旦发现有早恋的苗头,要予以高度重视,多找这些同学谈心,态度要亲切、诚恳,尊重学生的人格。谈话要有的放矢,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尤其不能大造声势、大张旗鼓,动辄通知家长。对于曾经失足的学生更要正确对待,要多给予关怀,寄以满腔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温暖、
同学的温暖。切不可另眼想看,甚至把“包袱”踢给家长。
2加强正面教育
中学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借素质教育的春风,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青少年施加正面影响,定期召开班会、周会,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舆论导向宣传工具,使学生既认识到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又要充分认识到:早恋是一枚未成熟的果子,它得味道又苦又涩,只有等到成熟时才会又香又甜。一位品尝过早恋苦果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玛蒂尔德说:早恋是那串钻石项链,虽有片刻的欢乐,却带来十年的辛酸。
孙行者说:早恋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未成熟的青桃。
祥林嫂说:早恋是我的阿毛,他没长大就夭折了。
医学家说:早恋是囫囵吞枣,终有一天会影响健康。
下岗人说:早恋会使你走我们的老路。”
在教育学生认识早恋危害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针对“网恋”现象,班主任要与心理教师配合,加大青春期心理疏导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以正面教育、反面警示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使
他们能在网上面对“垃圾”而不染,面对诱惑而自制,成为网上科学求知的主人。
此外,加强与普及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已刻不容缓。其内容包括性的知识教育和性的人格教育。两者都很重要,而后者即有关性的理想、道德、情操、习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